市區聯動快速妥善處置芙蓉溪枯水期水環境問題
今年2月下旬以來,芙蓉溪城區部分區域河段水體偏褐色,出現水質異常,游仙生態環境、水利、河湖管護等部門立即開展現場踏勘,進行水質監測和會商研判,全面清理排查,找準問題根源,采取有效措施解決芙蓉溪生態環境問題。
---快速排查分析?,F場發現,芙蓉溪游仙經濟試驗區段至三江匯合口段,河流整體偏褐色,部分變色區域呈帶狀、絲狀分布,顏色隨時間段和觀察角度變化。根據現場情況結合水質快檢,初步判斷水體顏色變化系藻類集中繁殖生長所致。芙蓉溪枯水期城區段均流量在0.1-0.2 m3/s,無地表水匯入。河道流速慢,水體自凈能力弱,近期氣溫回升較快,光照條件好,適宜藻類快速繁殖。氣溫較高時,水藻上浮,水體顏色呈現棕褐色尤其明顯。該現象多發生在春季水量少、流速慢、閘壩多的區域。隨著降雨量增加,水量增多,生物圈層系統平衡穩定,水體自凈能力增強,泛黃現象將逐漸消失。
---市區聯動處置。市區生態環境、水利、河湖管護部門聯合會商研判,積極協調市武管局實施水資源調度,啟動生態補水;及時安排河流沿線責任單位清理打撈河道垃圾、水生植物并降低下游閘壩蓄水線;加密芙蓉溪城區段水環境質量監測頻次,及時調度水質自動監測站監測數據,掌握水質動態;全面排查工業企業及入河排污口,對發現的水環境、水資源、河道管護問題及時督促整改,對環境違規違法行為進行約談和立案查處。
截止3月5日,芙蓉溪已實現生態補水300萬立方米,打撈河道垃圾及漂浮物4.5噸,3個入河排污口已納入整治,最近的水質監測報告顯示,芙蓉溪城區段水質達到地表水Ш類水質要求。
下一步我區一是標本兼治提升治理效能。統籌推進全區小流域水環境、水資源和水生態“三水共治”,貫徹實施《游仙區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“十四五”規劃》,通過控源截污、生態修復、末端提升等強化水環境質量提升。以項目為抓手提升水環境綜合治理能力。二是扎實開展水質達標攻堅。針對尚未穩定達標水質斷面,嚴格落實治理措施,按期完成治理工程,密切跟蹤治理效果,做好流域聯防聯控等重點工作。聚焦著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、污水處理設施監管、“三磷”整治、養殖污染管控等專項行動,嚴厲打擊河湖“四亂”。三是優化資源配置??茖W論證和積極爭取我區小流域基本流量配置,修復生態河流,提升河流環境容量。抓好抓實入河污染物總量削減,減輕河流富營養化程度,開展河流多甲藻專項治理,采取相應工程治理和生態修復措施,抑制藻類生長,凈化河道。四是強化聯防聯控。利用河長制工作框架,進一步完善聯動機制,通過壓實責任,高標準、高質量持續推進芙蓉溪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落實,實現芙蓉溪“水清”目標。